5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在济南组织专家对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山东省部分单项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承建单位的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和监理单位正中信息的工作汇报,观看了系统演示,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答疑,一致同意通过竣工验收。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山东部分建成后,不仅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赋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系统建成后,能全面及时地了解水、雨、工、旱、灾情,能及时准确地作出暴雨、洪水预报,能快速地做出各种可行的调度方案,并对各种方案实施的后果进行评价,从而通过防汛会商选择出保证防洪工程安全、充分发挥防洪工程效益、洪涝灾害损失最小、对环境影响最低的科学决策,有力地保证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定。
产生显著生态效益。近几年,通过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连续6年不断流,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沿黄地区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黄河三角洲湿地得以恢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本工程的建设将极大的促进上述工作迈上新台阶,产生更好的生态效益。
促进防汛抗旱工作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迈进。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山东部分的建设实际上是一个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一个典型系统。它采用的防汛信息采集和传输技术可以在半个小时之内提供给各级防汛部门,它采用的预测预报技术可以预知未来暴雨和洪水的发展趋势,在GIS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可以模拟和仿真各种调度方案的后果,并可及时追踪各种决策方案实施的情况,使人们传统的防汛抗旱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一大步。
推动水利信息化发展。《全国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确定了调整治水思路、转变治水方针的原则,即要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水利信息化是必由之路。水利信息化中,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是其核心和关键工程,它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它所建立的数据库系统,所形成的水利信息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体系,所制订出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等都是水利信息化最基础的设施。为其它系统(水资源、水质、水土保持、电子办公系统等)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牢靠的物质基础,会大大推动水利信息化进展。
构建科学、高效、安全的防汛抗旱决策支撑体系,正中信息助您一臂之力。正中信息作为此项目的监理单位,凭借专业的IT技术服务团队和丰富的行业信息化建设经验,为构建科学、高效、安全的防汛抗旱决策支撑体系与水利工程现代化建设赋能。经过多年的创新与深耕,正中信息已经先后参与建设多个防汛抗旱、水文监测、水利建设、金水工程等大型项目,并在项目建设期间,多次赢得广大客户和政府主管部门的信任与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