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手段。
近日,“第三届中国社会心理服务高峰论坛”在青岛召开,主题是“新时代面向国家需求的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本届论坛是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中央政法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政策规定的重要步骤,是推进“健康中国”和“平安中国”建设的有力举措。
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旨在继续推动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开展针对性研究和科技服务,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贡献专业力量。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傅小兰出席开幕式,青岛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程德智致辞,并介绍了青岛市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效,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精神卫生处处长梅扬致辞。
2019年,青岛市被确定为首批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并出台了《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保障,且确立了以市卫生健康委、市委政法委作为主牵头部门,统抓各项工作落实。
青岛市初步形成了独具青岛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青岛先行先试、先闯先干,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按照事业和产业双轮驱动、齐头并进的工作思路,坚持体系化推进、源头化治理、产业化发展,努力打造“心服”新高地、“心防”示范城、“心治”共同体。
由正中信息提供监理软评服务的青岛西海岸新区“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于2021年9月正式启动;由正中信息提供监理服务的城阳区卫生健康局2020年社会心理服务智慧云平台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及试运行,即将进入验收环节;由正中信息提供监理服务的青岛市社会治理网格化智慧工作平台项目2021年7月通过阶段评审,其中也包含了社会心理服务系统,主要有:心理模型、心理诊断、心理干预、心理测评服务、心理服务资源等。
由此说明正中信息已全面参与、服务青岛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可有效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可以通过对人民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认识,服务于公共事务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机制,加快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着力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正中信息有能力、有信心协助建设好青岛市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助力完善正面引导、心理疏导、危机干预机制,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心理服务,打造“心理健康示范城”。把社会心理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及时对特殊人群开展心理疏导、矛盾调适、帮扶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社会安全风险,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健康青岛而不懈努力。